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
,终岁常端正。  ,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②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 。惶恐滩头说惶恐,  。(文天祥《过零丁洋》)
 ,风烟望五津。  ,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2-24 03:58: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日三吾身(自我检查,反省)
B.人不其忧(能忍受)
C.为人谋而不乎(竭尽自己的心力)
D.可为师矣(用来)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曲肱而枕/下车引
B.我如浮云/吾十有五而志
C.为人谋不忠乎/相委
D.学而不思罔/是无信
【小题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谋划却不竭尽自己的心力吗?
B.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译文: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了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考了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三个人一起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小题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B.《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则是讲学习方法,强调了时常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C.《论语》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D.《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劝人珍惜时光。

同类题4

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秦观《淮海集》)

注释:①会稽:今浙江绍兴。②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③ 篮舆:竹轿。④ 惠因涧:山:涧名。
【小题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猿则百叫无/巘多生怪柏(《三峡》)B.猛浪若/虽乘御风(三峡》)
C.蝉则千不穷/石又再(《河中石兽》)D.急湍箭/缀行远(《狼》)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1)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2)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小题3】面对富春江畔的秀山丽水,作者不禁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请找出这句话,并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小题4】乙文中称山中“皆寂不闻人声”,又说“流水激激悲鸣”,是否前后矛盾?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