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说说《小石潭记》“漳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空游”的表达效果。(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8-12 02:5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日“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日:“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④金鱼:唐宋时表示官员等级的配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担而立(__________________)
⑵但微之(__________________)
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___)   
⑷陈尧咨射(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公亦此自矜 / 尧咨每弓矢为乐
B.尝射家圃 / 求二石兽水中
C.今汝不务行仁化专一夫之伎 / 结友
D.康肃笑而遣 / 予谓菊,花隐逸者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
【小题4】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是什么态度?请结合相关词语和句子分析。
【小题5】请根据文章内容,用原文填空。
(甲)(乙)两篇文章都记录了北宋名人陈尧咨的故事。(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写出了陈尧咨以自己的箭术高超为傲的心理。

同类题2

古诗文阅读
【甲】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乙】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丙】自表后主
诸葛亮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①伏念:俯伏而思念,表现臣子对君主的恭敬 ②屏黜:罢免 ③帛:丝织品,布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三臣于草庐之中 (4)斟酌损
(5)兴师 (6)仰于官
【小题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臣 家 成 都 有 桑 八 百 株 薄 田 十 五 顷 子 孙 衣 食 自 有 余 饶。
【小题3】下列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臣卑鄙B.不别治生,长尺寸
C.咨臣当世之事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负陛下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小题5】从《蜀相》首句中的“寻”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小题6】根据三则材料,说说你对甲诗中“老臣心”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a )到铁道边,慢慢( b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c )过铁道,要(  d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e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f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分)
蹒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2分)
【小题3】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在文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4分)
【小题4】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什么?(2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