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右溪记》(节选)
(注释)①攲(qī):倾斜。②嵌:这里是形容岩石像张着口的样子。 ③不可名状:不能形容出它的形状。名,说出。状,描摹。 ④洄:水回漩而流。⑤悬:水从高处流下来。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可久(居住)
B.而从者(随从)
C.都邑之境(风景优美的)
D.乃记之而(离开)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折蛇行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木异竹
 
【小题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寓情于景,抒发了被贬之后内心的凄凉苦闷和抑郁忧伤之情。
B.(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周围的景物,写出了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C.(乙)文写清流,突出水波冲击岩石的迂回激荡,使溪水富有动势。
D.(甲)文中画线句子从正面描写了水的清澈、透明,(乙)文第一段从侧面描写描写水清石怪境幽,为下文做铺垫。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6-11-30 04:59: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燕。

(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
(2)自枉屈(______)
(3)往见郭隗先生(______)
(4)天下必以王为能马(______)
【小题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士争凑燕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小题4】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同类题2

阅读《春望》,完成下面小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对《春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笔下沦陷后的国都长安是如此荒芜破败,“破”“深”二字触目惊心,残破的城池、草木杂生的春景,为全诗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气氛。
B.面对满目疮痍的都城,诗人怎能不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感时”“恨别”两词,凝聚着他为国事而伤怀的沉重忧愁。
C.诗人曾因战乱而辗转避难,也曾困居长安,与家人音讯隔绝。战火平息后,他突然接到一封家书,获知了妻子儿女的音信,怎能不无比惊喜!
D.白发疏稀难簪,是因为内心的愁苦焦虑难以排解,从国破家亡写到自叹衰老,忧国、伤时、思家、自哀层层递进,感人至深。
【小题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下面的背景材料,展开合理想象,描述出画线诗句呈现给你的景象。

(背景材料)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五月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继位,即为唐肃宗。杜甫闻讯,将家属安顿在鄜(fū)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不料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未被囚禁。杜甫目睹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写下了《春望》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小题3】眺望,能够拉开一个开阔的空间,感怀、诗意由此而生。望月、望乡是古诗中最常见的姿态,你所熟知的古诗句有“ 。”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②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③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④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小题1】第①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突出了白杨树怎样的外形特点?
【小题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子。
【小题3】用原文回答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同类题5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③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④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⑤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⑥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⑦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⑧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⑨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所写的四件事。
【小题2】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停)在菜花上。
(2)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飞)向云霄里去了。
【小题3】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4】作者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目的?
【小题5】分析第⑨段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