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小题1】解释加点的字。
(1)互相轩____
(2)或坐睡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小题3】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甲文表达的情感:________;乙文表达的情感: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30 06:45: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芳草鲜美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
③便向路____
病终____
【小题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男女衣着,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
B.此中人语/不足为外人
C.欲其林/林水源
D.水陆草木花/莲
【小题3】下面加横线的词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4】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小题5】翻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大(______)三日
②上下(______)白
③余(______)饮三大白而别
④从武林门而西(______)
⑤才一(______)头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小题3】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午 刻 入 昭 庆 茶 毕 即 棹 小 舟 入 湖。
【小题4】请依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选文
时间
季节
写景方法
作者情感

更定
②______
白描
④______

①______
春天
③______
愉悦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如一①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坑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梅曾亮《游小盘谷记》,有删减)

(注释)①如一:相同。②微:小。③坑谷洼隆:坑谷凹凹凸凸。④龈腭:像牙床和腭一样不平。⑤遗老:前朝老人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B.折蛇行,明灭可见(北斗星)
C.五斗米顷(煮熟)
D.出之,乃坠大谷(向南面)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急赴之,卒不见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业 盖简桃核修狭者
C.渊水积焉,尽山麓计其长曾不盈寸
D.其中坑谷洼隆,井灶龈腭之状 山有小口,仿佛有光
【小题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如一探之不可穷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或曰:“遗老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小题5】《游小盘谷记》折射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4

课内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本文选自《______》作者范仲淹谥号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词语。
(1)胜状(______)
(2)排空(_______)
(2)景(______)
(4)古仁人(_____)
【小题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小题4】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小题5】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