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默写
(1)千呼万唤始出来,
(2)别有幽愁暗恨生,
(3)昆山玉碎凤凰叫,
(4)    ,平铺湘水流。
(5)    ,端居耻圣明。
(6)于是宾客无不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 ,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2-24 06:03: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
(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王太尉荐寇准》
王太尉(北宋时人)荐寇莱公(即寇准,北宋政治家,曾封莱国公)为相,莱公数短(这里为动词,意思是指出别人的缺点)于上(皇上。此指宋真宗赵恒)前,而太尉专称其长。上一日谓太尉曰:“卿(对臣子的爱称)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太尉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隐瞒),益见其忠直(忠诚正直),此臣所以重准也。”上由是益贤太尉。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讥于市朝()
(2)上由是贤太尉()
【小题2】下面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皆以于徐公卿虽称其
B.皆朝齐莱公数短上前
C.臣之妻私臣臣在相位久
D.书谏寡人者莱公数短于
【小题3】(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2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小题4】邹忌与王太尉均善于劝谏,邹忌_______________劝说齐王,王太尉_______________打动宋真宗。(2分)
【小题5】以现代人的角度,结合两文,就用人之道谈谈你的看法。(2分)

同类题3

写景记叙文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小题1】甲文描写的对象是春雨,它具有()()()的特点;乙文描写的对象是济南冬天的水,它具有()()的特点。
【小题2】甲文中,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春雨的“细”的特点?
【小题3】“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小题4】雨水能滋润万物生长,甲乙两文中都分别写到了雨水中的植物,请试找出相应的句子。
甲文:
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