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书巢记》

(注释)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围。②枕藉:交错地躺在一起。③觌(dí):相见,④槁枝:枯树枝,槁(gǎo),干枯,⑤就:靠近。
【小题1】课文(《短文两篇》的课后习题对虚词“之”的用法进行了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之”属于“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
C.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无丝付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3】(甲)文中画线句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小题4】(甲)文中,刘禹锡因“ ________”而身居陋室不觉“陋”;(乙)文中,陆游因“________”而笑称自己的居室为“巢”。两人都不在意 _______ ,而是在意 ________。(①②用原文回答,③④用自己的话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2 02:43: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节选自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注)①蓄:积聚。②徼(jiào):边界。③斩:砍伐。④槁:枯槁。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 蕃:多。
B.出淤泥而不   染:污染。
C.濯清涟而不   妖:过分艳丽。
D.不不枝 蔓:生枝蔓。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语段(甲)中作者所讲的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小题4】语段(甲)中作者对莲的喜爱与语段(乙)中京师对竹的喜爱是否相同?为什么?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段(一)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段(二)

夏日赏荷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不不枝 ②少时,雨过天晴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小题3】读文赏荷
①文段(二)中写雨中荷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雨后荷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②文段(一)中称荷花为 “花之君子”,文段(二)中称荷花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称赞?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