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A)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B)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小题1】上面两段文字分别写出济南冬天小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
【小题2】第①段写出了济南冬天什么的特点?从这段划线语句(A)(B)中任选一句,说说它是如何突出这个特点的。
【小题3】依据第②段文字描写景物的特点,完成下面表格中五处空缺。
描写方位
描写内容
最有表现力的动词
山上


山尖
白色的山尖


雪色与草色相间的“山的肌肤”
穿

日落时的山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5 12:43: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一)、(二)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B.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D.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小题1】划线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句属于  (哪种比喻),B句属于   (哪种比喻),C句属于   (哪种比喻),D句也是比喻句,把   
(本体)比作     (喻体)。其中A句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小题2】文段(二)还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请举一例,然后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拟人句
表达效果
【小题3】“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有一个字用得精妙,这个字是“ ”,说说为什么用得好
 
【小题4】朱自清的《春》是写春天的经典,精美的语言既有画面感,又有韵律美。下面几个短语很好地概括了文章描写的几幅春的图景,划线的词能突出所写景物的特征,请仿照示例补全对春花、春雨的描述(只填一个字)
示例:草春风唱(或颂)春人
仿写:雨 春花

同类题3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小题1】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小题2】“小摇篮”比喻_________,作用是____,“小”照应了前面______
【小题3】请说明济南的人们一看到那些小山,就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的原因。
【小题4】第二段开头,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你根据第二段内容,具体说明下点小雪后,景色“妙”在何处?
【小题5】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雪”的“小”?
【小题6】作者赞叹雪后小山的句子是?

同类题4

名著阅读。
(1)第一次见面往往印象最深刻,请你概括说说阿龙纳斯和尼摩船长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2)阅读下面出自《骆驼祥子》的几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务。

大家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大家几乎都怒目往外看,看谁这么不得人心,把门推开。大家越着急,门外的人越慢,似乎故意的磨烦。茶馆的伙计半急半笑的喊:“快着点吧,我一个人的大叔!别把点儿热气都给放了!”

这话还没说完,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一进来,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

祥子始终没有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的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面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①解词义,品语言。根据上下文,解释“磨烦”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一个“摸”字,写出了老马此时的身体状态,也为下文________________做了铺垫(结合省略部分作答)。
②忆情节,探缘由。回忆选文前后的情节,说说祥子为什么会“仿佛非常疲倦”?
③看动作,做比较。祥子给老者买了“十个羊肉馅的包子”,同样拉车的老王,给杨绛送来了“香油和鸡蛋”,比较一下祥子和老王这一举动背后流露出的人物情感有什么不同。

同类题5

济南的冬天(节选)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小题1】请仿照示例,给上文(1)、(3)两段描绘的画面分别拟个标题。
例:(2)远山卧雪图(1) (3)
【小题2】找出第(1)段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并指出它们的作用。

【小题3】根据括号中的问题,品读下列句子。
(1)山坡上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作者写水藻、垂柳有什么用意?)
   
【小题4】作者通过对济南冬天山水美景的描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