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证——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急起来,大声喊道: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最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到: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小题1】选文的开头为什么反复地写“快回家去!”“我”的心理活动?
【小题2】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_______________;一方面象征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小题5】读完这段文字,能勾起你的共鸣吗?请将你的感受写下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0-10 05:15: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内语段阅读

①后来发生了分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②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莱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③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小题1】看拼音写汉字。分qí(________)
【小题2】说说第①段中加点词“各得其所”在文中的含义
【小题3】第②段划线句属于______描写,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③段划线句的理解。

同类题2

阅读《傅雷家书》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

【小题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②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小题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②本段画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小题3】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①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②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小题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②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③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小题5】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同类题3

阅读《春》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1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小题1】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卖弄”的含义。 (2分)
【小题2】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作者分别从触觉、  三种感官入手,将春风写得形、味、省俱全。(2分) 
【小题3】按要求品析下面句子。(4分)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2分)
(2)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你的眼。(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小题4】上面的两段文字描绘了两幅图画:一幅是“ __________”,一幅是“ 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____________之情。(3分)

同类题4

阅读《背影》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把文中横线上所缺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中,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动词:(   )(   )(   )(   )(   )(   )
作用:  
【小题2】请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小题3】“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因为  ;“我的眼泪又来了”是因为
透过“我”的泪水,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题4】“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题5】“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6】读完《背影》一文,你最想对你的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你最想说的话。(50字左右)

同类题5

阅读《我的老师》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小题1】上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B.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抒情 D.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小题2】“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句中的“更”能否换成“很”?为什么?
【小题3】选段中,对蔡老师的称呼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起了怎样的作用?
【小题4】"纯真的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用"热恋中的人们”作对比,突出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