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默写
①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② ______________ ,背灼炎天光。
③ 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④ 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沁园春·雪》中描写雪后群山、高原壮观景象,化静为动的对偶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⑥《渔家傲》中抒发将士们既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2-24 06:03: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年九十(_________) (2)杂然相(_______) (3)始一焉(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话。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妻子的“献疑”和智叟的疑问都流露出他们对移山过程必须解决的难题的关心和关注。
C.操蛇之神的“惧”侧面突出了愚公移山的紧定信念和恒心。
D.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大山,不仅没有损害愚公形象,反而使愚公形象更加高大求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