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担持刀
(2)狼不敢
(3)其一坐于前
(4)以诱敌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后断其股,亦毙
B.久,目似瞑。
C.晓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D.友人惭,下车引。 (《陈太丘与友期行》)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B.第2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
C.第3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转折点,屠户由被动转为主动,双方形成相持阶段。
D.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小题4】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题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1 10:0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比较阅读两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
(2)一狼其中
(3)丁氏
【小题2】用现代汉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两狼之并驱如故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小题3】下面句子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其一犬/坐于前
C.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D.得/一人之使
【小题4】乙文是寓言故事,短小精悍,记叙精炼,对人物不作描写;甲文是小说,注重对屠户形象的刻画,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请从动作描写的角度,赏析作者塑造屠户形象的高妙之处。
【小题5】两文末尾划线句子都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任选一文,加以简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指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甚之 (________) ②相与大惊曰(________)
【小题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及 开 帐 乃 见 吐 唾 从 横 信 其 实 孰 眠 于 是 得 全。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小题4】用自己的话概括王羲之的性格特征。
【小题5】与《狼》一文类似,王右军遇到与屠户类似的危险,他们得以巧妙逼险,这给了我们怎样的危机处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