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8 11:37: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小科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小科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凸透镜(选填“A”或“B”)。并使烛焰、光屏和透镜三者中心位于同一______上;实验过程中,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cm”刻度处,则应移动光屏在_____cm刻度范围内寻找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蜡烛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同类题2
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10厘米、16厘米和24厘米,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
f
满足关系式( )
A.
f
<12厘米
B.8厘米<
f
<12厘米
C.10厘米<
f
<12厘米
D.8厘米<
f
<16厘米
同类题3
七年级(10)班的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出去春游,在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几个同学在画面外,于是同学们请教在场的科学老师,老师说根据我们刚刚学过的透镜知识,同学们自己想想看,该如何调节?
。
同类题4
在拍摄一座楼房时,已调节好照相机的距离,突然从取景框中发现楼房上左、右的两个屋角都没有在框内,要拍摄一张完整的像,则需要( )
A.调节暗箱的长度
B.将相机向后移动一段距离
C.将相机向后移动一段距离,同时暗箱缩短一些
D.将相机向后移动,暗箱的长度稍微增大一些
同类题5
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的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透镜和视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