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判断
D.“声如洪钟”主要指声音的响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23 10:35: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 10m 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听的一方_____(“能”/“不能”)听到声音。
同类题2
图中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
A.音调相同
B.音色相同
C.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响度相同
同类题3
下表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的一些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传播速度/米·秒-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你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温度有什么定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距离山崖1400m远处高喊一声,8s后听到回音。那么当时的声速是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重敲一下,在长钢管的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二次声音,其道理是()
A.这是回声的原因
B.这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铁中快的原因
C.这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铁中慢的原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同类题5
观察下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米/秒):
空气(15℃)
340
海水(25℃)
1 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 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 810
煤油
1 324
铝(棒)
5 000
蒸馏水
1 497
铁(棒)
5 200
分析上表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哪些?(合理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