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6-10-22 09:19: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此时人听到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_________。
同类题2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同类题3
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
同类题4
我们知道蝙蝠蒙住眼睛,在黑夜也能飞行,这个事实能说明
A.蝙蝠是用耳朵来辨别方向的
B.蝙蝠不是用眼睛来辨别方向
C.蝙蝠的眼睛是没有用处的
D.蝙蝠的耳朵特别发达
同类题5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要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