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1)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求出物块A受到的浮力大小;
(2)比较乙、丁可以求出被物体A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比较(1)、(2)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2-20 04:5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时,首先要穿过大气层中的________层。6月20日,女航天员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进行了一次太空授课。如果授课内容有:①阿基米德原理实验;②小麦向光性实验;③过滤实验。则这些实验中不能在天宫一号内演示成功的有________。
同类题2
在水面上的木块,木块的3/5体积露出水面,若将木块全部压入水中,至少施加0.588牛的压力,此木块的体积是_________米
3
,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千克/米
3
。
同类题3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了探究。
(1)乙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图)。
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
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也沉入水底。
①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_______的大小。
②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③虽然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方案一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
同类题4
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细线的一端跟木块底部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如图甲所示(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所示。用
F
浮
表示木块受到的浮力,用
h
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则图丙可以正确描述
F
浮
随深度
h
变化的关系图象。(
g
取10N/kg)
(1)当
F
浮
=4N时,木块处于_____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
(2)木块的密度为多少?_____________
(3)水对木块所做功是多少?_________
同类题5
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
-3
米
3
、重6牛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厘米
2
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
g
取10牛/千克)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________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大。 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运动和力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