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填“放大”或“等大”或“缩小”)、_____(填“实像”或“虚像”)。
(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大小如图乙所示的光源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调节光屏使成像清晰。如果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是图丙中的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05-15 06:10: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下面是小明计划的探究步骤,但写的是有些凌乱,请将小明的探究步骤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
A.取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这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看起来也被点燃了为止,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B.移动点燃的蜡烛A到另一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在纸上记录下蜡烛位置及像的位置分别为
B
和
,
C
和
C.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蜡烛A的位置
D.移去没有点燃的蜡烛,在该位置放上一张白纸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屏上有无像
E.在白纸上画出连接
A
和
,
B
和
,
C
和
的线段,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
A
和
、
B
和
,
C
和
的线段,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
A
和
,
B
和
,
C
和
之间的距离。
(2)步骤D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在________上由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为了确保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同类题3
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
(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________)
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同类题4
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所成实像的像距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该同学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R”的发光物体,来代替蜡烛,当他在凸透镜一侧观察光屏,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______)
A.
B.
C.
D.
同类题5
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1)实验时,应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试将可能的实验结果填入下表。(_____)
蜡烛到透镜的距离
像的特点
(厘米)
倒立或正立
缩小或放大
虚像或实像
40
20
10
(3)如果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不动,光屏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承接不到像,你猜想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透镜和视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