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10 06:37: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边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
u
=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
C.当
u
=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同类题2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肩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同类题3
原始的开普勒望远镜又称天文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前后放置分别作为目镜和物镜组成。同学们制作简易开普勒望远镜观察月球,可选择焦距分别为40cm、4cm的凸透镜,焦距大作物镜,小焦距作目镜。镜筒要能伸缩,以便根据被观察物体的远近,适当调整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远处的物体通过第一个凸透镜(物镜)成像,再通过第二个凸透镜(目镜)成虚像,可以把远处肉眼无法看清的物体看得较为清晰。观测者通过简易开普勒望远镜观察月球,请判断看到的像与物体相比是“正立”还是“倒立”? _____并解释理由。_________
同类题4
元培中学趣味物理社团课中,同学们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像是
_______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_____
(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同类题5
小民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离一架老花镜30 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离透镜18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做成这个老花镜的透镜焦距可能在什么范围?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透镜和视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