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____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次序
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u/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1
60
12
缩小
2
30
15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60
放大
 
①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________。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答: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7-01-09 07:2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绿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_________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_________的像。(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进行猜想)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有关。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1
40
13.5
缩小
2
30
15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0
光屏上没有像
6
8
光屏上没有像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小绿在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
②实验中,当小绿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_。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③若小绿改用焦距为12cm的另一凸透镜重做第4次实验,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结论与应用)分析数据可知:
①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_。
②光屏上没有成像的原因是_________。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①小绿同学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丁,其原因是_________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若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调节;若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调节。
②实验过程中,小绿同学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请你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