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________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_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
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
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
像的大小
3.00
光屏上没有像
5.00
光屏上没有像
12.00
60.00
放大
20.00
20.00
等大
25.00
16.67
缩小
30.00
15.00
缩小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
(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________(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06-21 04:1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沦.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实验
序号
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2)实验序号4的相距为______cm.
(3)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淸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
同类题2
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
(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________)
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同类题3
如图(a)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_____.如图(b)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应是倒立_____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左移动时,应将光屏向_____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
同类题4
小明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小明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__厘米。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明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长),请帮助小明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
B
/
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区域(选填“Ⅰ、Ⅱ、Ⅲ、Ⅳ”),并且我们发现AB比A
/
B
/
大,且箭头的方向向
.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透镜和视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