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 10m 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听的一方_____(“能”/“不能”)听到声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06-24 10:30: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2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不能传声。
同类题2
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
B.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C.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同类题3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同类题4
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
D.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同类题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B.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C.0℃时,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
D.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水中的要大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