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课外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珂等同学运用肥皂膜代替人耳的鼓膜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
(1)当喇叭发声时,观察到肥皂膜随着振动,从而联想到人耳听到的声音首先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_________。
(2)当人说话的声音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越厉害,甚至破裂。由此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08-03 12:38: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同类题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
8
m/s
C.“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D.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同类题3
我市很多地方都安装了环境监测电子屏。“59.8dB”是用来描述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人们受到声波的刺激后,最终在大脑里形成听觉。
同类题4
如图是歌曲“隐形的翅膀”的一段歌词与简谱,当小霖唱到“有双隐形”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降低。关于这期间小霖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减少
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减少
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少
D.声波的振动幅度逐渐减少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