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
+
和Cl
-
D.该反应的实质是H
+
和OH
-
结合生成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2 07:37: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有一天,某学习小组进行野炊活动,所带的物品如下表:
食物
大米、猪排骨、猪肝、鸡肉、鸡蛋、豆腐
调料
食盐、碱面、蔗糖、食醋、味精、酱油、食用油
用品
铁锅、锅铲、碗、筷子、肥皂
(1)到了目的地,同学们发现忘了给装食盐和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的瓶子做标记,认为可用所带物品__________来鉴别。
(2)野炊活动中,有一同学被蜜蜂意外蜇伤,蜜蜂毒液呈酸性。其他同学马上利用肥皂水为其涂抹于患处,结果症状大大减轻,这是因为肥皂水呈__________性
同类题2
通过实验现象获得证据,从而归纳出相关结论是科学上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①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具有还原性
B.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金属活动性铝强于铜
C.烧杯中的红色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铁,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
同类题3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可服用适量的小苏打
B.油锅着火可以立即用冷水浇灭
C.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D.教室里能够闻到墙外的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同类题4
向盛有酚酞和K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镁条
B.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
同类题5
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象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