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间的关系绘制出如图。对该图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Oa段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B.向b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
C.c点与d点的pH相等
D.d点溶液中只有硫酸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0-21 04:22: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苯甲酸(C
6
H
5
COOH)是一种防腐剂,具有较强的酸性。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苯甲酸溶液能跟金属铜反应产生氢气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同类题2
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
(1)由如图可知,B处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在A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呈__________色。
同类题3
逻辑推理是科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浓硫酸有脱水性,所以浓盐酸也有脱水性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D.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同类题4
向一定质量的甲中连续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关系,符合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甲
乙
A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碳酸钙粉末
C
稀盐酸
锌粒
D
硫酸铜溶液
铁粉
A.A
B.B
C.C
D.D
同类题5
实验室用含有杂质的锌粒(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结束后,容器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④将剩余固体加人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