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将31.45 g氯化钠和氯化钡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足量水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图。
(1)图中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______;
(2)生成沉淀的质量。
(3)求恰好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6-02-24 06:46: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今年夏天,我市有一河面上漂浮大量死鱼。小亮闻讯后,取回水样和同学们一起探究。
(1)观察水质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无需用到以下仪器中的___________(则序号表示)。
A.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铁架台 E、酒精灯
(2)若测得水样显酸性,在此水祥中加入Ba(NO
3
)
2
溶液,有白包沉淀生成.则该水样中含有的一种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同类题2
如图表示NaCl、Na
2
CO
3
、AgNO
3
、BaCl
2
、HCl五种溶液之间的部分反应关系,线条相连的溶液之问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图中还缺少一条连线,此线应连在________两溶液之间。(填字母)
(2)A和B反应有气体生成,则C是________溶液。
同类题3
“春泛盐,秋泛硝”。有些地区的盐碱地里春天会析出食盐,到了秋天,又会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 Na
2
SO
4
·10H
2
O)。该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对“硝”的成分产生了争议,甲小组同学认为“硝”中只含有硫酸钠,乙小组同学认为“硝”中既含有硫酸钠,又含有氯化钠。为了验证猜想,他们采集了样品,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过滤,滤液备用。
(1)甲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又有白色沉淀产生,最终认为乙小组观点正确。
(2)乙小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实验方法不合理,将氯化钡溶液改成硝酸钡溶液,其余方法步骤都相同。
(3)你认为甲、乙两小组的实验设计哪个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同类题4
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测定的方法是: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甲乙丙装置中Ⅰ.Ⅱ.Ⅲ瓶中)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通过计算,确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操作时,甲.丙装置中气囊内的空气可以根据需要排出装置中的气体。在滴加稀硫酸前,连接甲乙丙装置的a..b管口。
下述装置中,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同类题5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a
2+
、H
+
、OH
-
、Cl
-
B.K
+
、Na
+
、Cl
-
、NO
3
-
C.K
+
、Fe
3+
、SO
4
2-
、NO
3
-
D.Ca
2+
、H
+
、CO
3
2-
、NO
3
-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