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我市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较多的Zn(NO
3
)
2
和AgNO
3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降低成本,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从废液中回收Zn(NO
3
)
2
和金属银,请市环保部门设计如图所示的方案,试推断:
(1)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写出物质的名称)
、
。
(2)固体A和滤液B、C的主要成分。固体A
,滤液B
,
滤液C
。
(3)操作Z的方法是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6-01-02 10:29: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现提供如下实验药品:铜丝、铁丝、FeSO
4
洛液、CuSO
4
溶液、AgNO
3
溶液、可以提供所需的任何实验仪器,请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比较铁、铜与银的化学活动性,________(可以文字叙述,可以简图表示,也可以图文结合)
同类题2
某兴趣小组用10g存放已久的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
(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开始时不产生氢气的原因为______;
(3)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同类题3
下列关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很活泼,在空气中点燃,会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生成氧化铁
B.比较活泼,铁与酸反应的程度比锌与酸反应剧烈
C.不活泼,铁不能将含铜化合物中的铜置换出来
D.铁加热时能与硫黄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同类题4
(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得知:尽管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使铝与其周围的介质(空气、水)隔绝,但“奇怪”的是铝制容器仍不能用来盛放和腌制咸菜。为此该小组对铝的氧化膜进行了探究实验,其过程如下,请完成填空:
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铝片表面接触火焰的部分变暗片刻后变软;轻轻摇动,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在空气中灼烧铝片会生成
(填化学式);
实验2:取2条未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A片浸入CuCl
2
稀溶液中,其表面很快析出较多红色粉末状固体;而另B片浸入CuSO
4
稀溶液中无明显反应现象。
进行猜测与猜测:
离子可能会对铝表面的氧化膜产生破坏作用。
实验3:另取用砂纸打磨的一片铝片使其表面较粗糙,将其放入另一CuSO
4
稀溶液中,直到2-3分钟后,铝片表面才有少量红色固体附着。
该反应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
实验4:向实验2的CuSO
4
稀溶液中滴入3-5滴NaCl稀溶液,铝片表面逐渐有红色固体析出。称量实验反应前后的B片铝片(取出并擦干净),金属片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l-27 Cu-64)
实验5:向实验2的CuSO
4
稀溶液中滴3-5滴Na
2
SO
4
稀溶液,铝片表面现象一直不明显。
根据实验2、3、4、5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同类题5
如图所示,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戊
A
铁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B
硝酸银
铁
稀盐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C
硝酸银
铁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D
铁
氢氧化钡
碳酸钙
硝酸银
稀盐酸
A.A
B.B
C.C
D.D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