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直白地讲,就是说道德高尚的人善于利用世间万物,而不是被它所役使和束缚。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7-07-18 08:48: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松竹梅,荷花菊花昙花,都是大自然中的常见植物。它们或因某种气节,或因某种品质,或因某种价值而令人们赞不绝口。
请从中选择两三种植物来谈谈你对植物文化底蕴的认识。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联系;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2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到一座花园去参观,看到园中的花正盛开,树都苍翠,忍不住赞叹地说:“这些花和树是多么的美呀。”
花园主人笑起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丑的树,也没有丑的花。不要说是这花园,即使是路边的花、树也都是很美的。”
同类题3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那根竹笛》的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这样的“彻悟”:“其实我们都活在声音的世界里,活着一直都是在寻找一种声音,一直都是在倾听一种声音,那些人和事其实只不过是笛孔里飞出的一些音符而已。而究其深渊,都不重要。”
你对作者的“彻悟”有怎样的理解呢?请深入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同类题4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啃得菜根,百事可做。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驴子驮盐渡河时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觉背上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最终淹死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知识点
写作
人与自然
师法自然
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