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
(1)向试管中加少量稀盐酸,插入X,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在(1)所得溶液中插入Y,无明显现象。
(3)在(1)所得溶液中插入Z,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Z>Y>X
B.Z>X>Y
C.X>Z>Y
D.X>Y>Z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04 06:35: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对Zn、Fe、Al几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请参与并回答问题:
(1)在空气中_____制品(选填“铝”或“铁”)更耐腐蚀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纯铁比钢硬度_____(选填“大”或“小”)
(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验证Al、Zn、Fe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多种方案,每种方案所需的试剂如下
①Al、ZnSO
4
溶液、Fe;②Al(NO
3
)
3
溶液、Fe、ZnSO
4
溶液;③Fe、Zn、Al(NO
3
)
3
溶液;④Al、Fe、Zn、稀盐酸
认为可行的方案有_____(填序号)。
同类题2
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
2
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N>M
B.生成H
2
的质量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同类题3
实验室用含有杂质的锌粒(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结束后,容器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④将剩余固体加人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同类题4
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已知:Sn+SnCl
4
=2SnCl
2
)。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SnCl
4
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B.锡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C.固体A中可能含有金属铜
D.Sn+SnCl
4
=2SnCl
2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同类题5
向AgNO
3
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
3
)
2
,一定不含AgNO
3
,可能含有Al(NO
3
)
3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