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相当一部分大城市的骨干知识分子,为了照顾和陪伴年迈的爷爷奶奶和父母亲,舍弃了理想的事业和优厚的生活,回到了贫穷的山区老家。这些人大都被安排在中学教书,正是这些优秀人才的回归,支撑起了山区教育的一片天空。在改革开放初期,他们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大学生,为中国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位这样的老教师,有一次指着新闻联播上受隆重表彰的一位科技工作者对他的老伴说:他跟我在大学是一个班的,当时我的成绩比他还要好一点……
请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7-04-20 12:45: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图文,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含诗歌)。
②不要抄袭;书写认真。
“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报,发生在1997年8月31日晚的那场戴安娜王妃之死与传媒有很大关系,以至于戴妃之兄不能不严词指责是传媒间接害死了其妹,“新闻界手上染有血迹”! 在她短暂而充满传奇悲剧色彩的一生,有相当一段是在传媒不择手段追逐其隐私中度过的。更不能容忍的是,那场车祸发生后,那些成群追踪的记者竟然置生死者于不顾,而残忍地将镜头对准血淋淋的场面。所以有媒体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黛安娜是为抗议某些传媒对她无休止的纠缠而死的。
有人认为那些记者做得有道理,记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抢到新闻发表出来,然后其身后的报纸电台等媒体才有新闻供大众看,新闻媒体才能火起来。也有人认为那些记者丧尽天良,丧失了人性,践踏了新闻的天职和本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将你的看法表达出来。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欣赏,是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可以使人扬长避短,更健康地成长和进步。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人与人相互欣赏,世界才能充满爱!
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内容自定,角度自选,体裁不限,不得抄袭与套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战国
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贞观政要》,唐朝
权为民所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陈俊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观点解读》,当代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5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知识点
写作
道德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