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叫不醒?漫画家蔡志忠的回答是:装睡的人叫不醒。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7-06-18 01:03: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泰戈尔)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心。(霍金)
古今中外文化宝库的经典名句浩如烟海,直指人心,启迪智慧,发人深省。读了上面五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可以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得套作;①不少于700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实用。)
(选自江盈科【明】《雪涛小说》)
(2)课堂上,同学们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展开了讨论,正当大家各抒己见的时候,一位同学大声地说,虽然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城市,但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在我的家乡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我们家乡的人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当时就有许多同学表示质疑。
要求: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只能写作议论文。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同类题4
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完成作文。
题目:那一片落叶
要求:(1)把握题旨,明确立意,选好角度。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3)内容充实具体,感情自然真挚,观点显示个性,想象合理新颖。
(4)根据文体特点和主题需要,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5)标点规范,书写端正,卷面整洁,800字左右。
同类题5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别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另一方面在外面又害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别人。
相关知识点
写作
成长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