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t
1
℃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B.t
2
℃时,甲、乙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
2
℃降温到t
1
℃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
2
℃降温至t
1
℃,析出甲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01 09:17: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t℃时,向x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或蒸发掉20g水恢复到t℃,溶液均能达到饱和,据此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在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
B.若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x=40
C.若原不饱和溶液蒸发掉40g水,恢复到原温度,能析出10g硝酸钾
D.在t℃时所配得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20%
同类题2
20℃时,在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其表达的意义是()
A.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31.6克硝酸钾
B.100克水中溶解了31.6克的硝酸钾
C.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31.6克硝酸钾
D.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1.6克硝酸钾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不一定都是混合物
B.将100g KCl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K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
C.常温下将饱和Ca(OH)
2
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D.从25%的H
2
SO
4
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25%
同类题4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
3
℃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乙溶液从t
3
℃降温到t
1
℃,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
C.t
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D.t
3
℃时,50g水中加入30g的甲可得到80g甲溶液
同类题5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