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王安忆在选编《给孩子的故事》一书中,选择了不少表现“苦难”和“残酷”的故事,她希望这些故事能“澄澈地映照世界”,让孩子们在故事里成长。
有不少教育家并不同意王安忆的这一看法,他们认为应该让孩子多感受世界的温存,少让他们接触残酷的事情。
对这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这两种说法加以综合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7-09-07 07: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通过对近3000名读者的调研统计,发布了一份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其中《红楼梦》高居榜首,《百年孤独》排名第二,《三国演义》第三;榜单前10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瓦尔登湖》《尤利西斯》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通过网络的方式则大受欢迎。对此,引发了社会热议。经典,本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了?抑或是别的原因?
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写一篇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观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年前,从小喜欢拆分机械的周浩放弃北航,遵从父命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却因没兴趣而痛不欲生。3年前,因种种限制在北大转工科院不成的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没有接触过数控技术的他,每天十几个小时都“钉”在实验室里研究机床,几个月后就让已学了两年多的其他同班同学望尘莫及了。今年,周浩通过校内的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并在全国8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冠军,即将毕业成为一名技师。
这则材料,引发你了哪些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3
根据要求写文章。
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原始森林中迷了路,几乎陷入绝境。队里的老教授身患重病,奄奄一息。他临去世前,拿出一个小木箱,郑重嘱托:“这是我一生的心血,你们一定要走出去,把它交给科学院。”老教授去世了,考察队化悲痛为力量,鼓足勇气,终于走出了森林。那盛满老教授“一生心血”的小木箱被打开,原来里面全是一些无用的小石块。
老教授一句善意的谎言,激励大家走出绝境。试以“人性的光辉”为题,续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
同类题4
大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以“我生活在
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恐惧
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讽刺
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
鼓励
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要求:①从材料中选择一个划线的词语或另外选择一个词语补全题目;②不少于700字。
同类题5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尽量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以及带小孩的乘客。”乘坐公交车时,广播里总是不停播放着这句话。我们在看到老年人上了公交车却没有座位时,多数人也会主动把座位让给老年人。但如果在动车上,你买的是坐票,买无坐票的老人或老人家属要求你让座,你会让吗?5 月 3 日,网络上一篇微博“动车上拒和老人挤着坐遭指责”,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事情是这样的,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的老人李某坐动车到成都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的座票。到南充后,老人被座位的主人请了起来,座位的主人是一位女生,老人女儿恳请她和母亲挤一挤,遭到拒绝。老人女儿挽扶着母亲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大约5分钟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这时,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生委屈的回答道:“坐自己位置错了吗?” 面对这样的事情,你怎么看呢?
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的作文。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编写故事,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相关知识点
写作
成长与人生
科技与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