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根据右上方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1)P点代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
2
℃时,将45克B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___
(3)把在t3℃时A、C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两种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5-12-28 04:38: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温度下,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蓝色晶体析出
B.溶液变为无色
C.溶液变为绿色
D.有白色晶体析出
同类题2
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将硝酸钾和水的混合物分离不可以用降温结晶法
B.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
C.恒温蒸发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过滤后的滤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不相同
D.固体的溶解性跟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固体溶解度大小也只与这些因素有关
同类题3
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
2
℃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
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
2
℃降至t
1
℃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向烧杯的水中加氢氧化钠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向烧杯的水加硝酸铵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同类题4
我国是世界上产盐最早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制盐历史,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他们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A.蒸发溶剂
B.同时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的方法
C.冷却热饱和溶液
D.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同类题5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9,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
实验结论:________
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9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C,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C,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