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了上面的六句诗词,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句,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8-01-04 03:35: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过于把自己塑造成器;你想把自己塑造成器,最好的法子莫过于有那么一点精神。”这是作家三毛的话。三毛最终之所以能征服荒漠,走向成功,依赖的正是她的精神。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同类题2
(题文)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每个人身上也扛着历史。
——“人民网”强国论坛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字的意思,学者们有以下不同的解读:
甲:朱熹曾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
乙:老子《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 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丙: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
丁: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要求:(1)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不得脱离材料;(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4
请以“那天,我就在现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喜欢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不停地坚持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终因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法伯在实验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大胆尝试,走出圈子,便能立刻避免死亡的命运。
现实生活也是这样。无论是研究学问还是管理企业,总有人跟着前人,亦步亦趋,但也有人大胆尝试,开拓进取。思维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知识点
写作
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