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伯瑜有一次犯了错,被母亲用木杖痛打,伯瑜痛哭流涕。母亲问:“以前打你的时候,没有见你哭过。今天为什么要哭呢?”他回答说:“以前被您打的时候,身上十分疼痛,但今天却没疼痛的感觉。大概是母亲您年老体衰,没有力气了。想到这,我才痛哭流涕的啊!”
请以“孝”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8-01-16 04:18: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初夏的轻风吹过,
那时花开了,
你走过我的窗前,
飘来阵阵清香。
连蝴蝶也驻足了,
来欣赏我心中的风景。
如今的思绪,
只为了那时花开。
请以“那时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

误区警示
1.不明题眼。作文题目中往往会暗示重点是什么,有些考生在审题时,忽略了这些暗示,作文成了败笔,如作文题目《变了》,这里的“了”虽是助词,却是该题目表意的重点,应以反映已经过去的事物的情景为主。可有的考生,只是写了变化的过程,把它当成《变化》或《改变》之题来写,当然就会偏题了。
2.厚此薄彼。有些考生在审题时往往认为醒目的就是主要的,不醒目的就是次要的。如只重题目,不顾要求,要求是对作文的限制性文字,一般包括表达方式、文体、字数等。考生因审题不清,忽略要求,结果写出的作文不合题意。
3.挖掘太浅。有些题目的命题意图并不在表面,而在深层,考生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寻觅题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种命题,一般文字简洁,没有什么提示,因此审题失误率也高。如《心愿》,是谁的“心愿”,是什么样的“心愿”,是一个还是几个“心愿”……可任选一个方面来写,但重点要写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是深层内容,也是题外之意。
技法点拨
1.文体辨别法,根据题目辨明文体,是审题要解决的第一步。①有些题目从表述的内容和形式上,可以直接辨识出属于哪一文体。②有些题目则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成不同文体的文章。
2.题眼破解法。题眼是文章所要着力表现的内容,是确定中心思想的主要依据。找题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题目是单句,题眼常在谓语部分。②题目是短语,短语类型不一样,题眼也不一样。③题目是词语,题眼往往就是其本身意义或象征意义。
3.异同类比法。面对命题,要将平时写过的、见过的类似的题目与之进行比较,辨别异同,明确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从而确保不走题,不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