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钙、氢氧化钾、氯化钡、无水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验证其成分,小常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
产生白色沉淀
2
取少量1中的无色滤液,加入过量的Na
2
CO
3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3
取少量2中的滤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
溶液呈蓝色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1中的沉淀物为氢氧化钡
B.该固体中肯定含有碳酸钙、氯化钡
C.不能判断是否含有无水硫酸铜
D.该固体中肯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钾、氯化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5-31 10:17: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实验室的某一废液中含有Cu(NO
3
)
2
、NaNO
3
和AgNO
3
三种溶质。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分离、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铜和银。根据以下实验过程和现象回答问题:
(1)加入适量铜粉后,废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滤液D中的溶质有
。
同类题2
为了测定硫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实验时,甲同学使用硝酸银溶液作试剂A,乙同学选用氯化钡溶液作试剂A。请判断选择的试剂A不合理的同学是哪位,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正确选择试剂A进行实验时,请简述判断沉淀B是否洗净的方法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没有烘干就直接称量,则导致测量结果会_____(先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同类题3
现有Na
2
CO
3
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_________ (填写化学式)。
(2)在Na
2
CO
3
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中,含Na
2
CO
3
的质量为_________g。
(3)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同类题4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 BaCl
2
、KOH、KNO
3
、MgCl
2
、CuSO
4
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试回答:
(1)白色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 KOH 的目的是________。
同类题5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30克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计算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