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北京晨报以《抄书,值得被原谅吗?观点交锋背后是社会进步的期待》为题,刊发了一组争鸣文章。栏目导语写道:电视剧《锦绣未央》正在热播,并创下收视率双网第一的成绩,但小说原著却被爆出抄袭问题。其实,热播剧背后的抄袭现象并不少见,从《甄嬛传》到《花千骨》,再到《幻城》等,都曾陷入过抄袭风波。抄袭现象层出不穷,对于抄袭的争论也从未间断,尽管多数人并不赞同抄袭,但同样也有一部分人一直认为,抄袭并不算太大的污点,可以宽容和原谅。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8-04-16 09:06: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这是蒲松龄对山东煎饼的赞美。“鏊子烧热,面糊摊开,杂粮面糊快速成形,蒸汽弥散,空气中浸润着朴素的甜香……刚出锅的煎饼又脆又香,彻底放凉,就慢慢回软变韧。”这是《舌尖上的中国》中对煎饼制作工艺的介绍。

山东煎饼以沂蒙煎饼为代表,小麦、大豆、玉米、谷子、地瓜面都可以烙成煎饼,但凡蔬食,无论荤素,都可以卷到煎饼里食用,可谓“兼容并包,无所不行”。当年“小米加步枪”帮子弟兵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实那小米是被加工成煎饼的,因为只有煎饼便于携带,吃起来方便,无需再支灶生火。

过去煎饼主要靠手工制作,耗时费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制作效率更高的机器煎饼也更多地被端上了现代人的餐桌。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借助“煎饼”这一载体,完成写作。
(1)作为沂蒙学子,在城市就读大学后写给家人的信;
(2)学校“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主题演讲稿;
(3)新闻报道《中国儿童:自信求新是优长,包容坚韧是短板》的读后感;
(4)国庆节前夕,写给某位曾经在沂蒙大地战斗过的老兵的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