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予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
材料一:巴金曾经这样说:“美好而丰盈的生命中该有纯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有爱,有同情,有生活的勇气,有理想的光辉。它会让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
材料二:当今社会很多人经常采用“哭穷”表达法,他们往往是“逢人必哭”——“穷死了,生活悲惨啊!”其中不乏公司白领、知识分子和公务员,与“哭穷”相反的,则是“炫富”。“烧钱男”、“炫富女”,各种惊世而骇俗的言论和举动,吸引着舆论的关注,也刺痛着公众的神经。
著名作家蒋子龙的看法是,无论是“哭穷”,还是“炫富”,都不过“盖因心穷”罢了。
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古老故事里的主人公,对抗着强大的对手,彰显着人的力量与高贵。
面对“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难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屠呦呦,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历经数十年努力,终于从古代药典中获得灵感,发现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人性命。
任正非接受CNBC采访时说:美国怎么都打不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