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将一定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
3
)
2
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单质铁
B.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和单质银
D.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12-29 03:5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据报道,全球每年浪费掉的粮食约有1000亿吨,其中,约300亿吨是加工过后食品.如图所示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图中的脱氧剂在食品防腐保鲜,特别是对延长含高油脂食品的保质期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生中富含的有机物有
(答出一种即可),检验这包脱氧剂中含有铁粉的方法是
.
(2)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脱氧剂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铁锈(Fe
2
O
3
•nH
2
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同类题2
根据下表的记录情况,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铁钉在不同的地方生锈情况记录表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空盘子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点生锈
水盘子
水变色
有点生锈
铁锈多了
铁锈更多了
油菜盘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盐水盘子
水变红色
铁钉生锈
铁锈多了
铁锈很多
干燥密闭的瓶子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我分析的结果(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寒冷的冬季流行的“暖宝宝”——即一次性使用取暖片,只要取出直接贴在衣服上.可持续温暖12小时。小明查看说明书,发现内袋物质成分为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外袋材料:不透气塑料,小明猜想“暖宝宝”发出的热量可能来自于铁粉氧化(即生锈).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表中的内容。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步骤1
取A、B两袋“暖宝宝”,A袋打开外袋取出内袋;B袋不打开外袋,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
A袋“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空气接触。
步骤2
一天后,从上述A、B两袋中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A袋内物质部分溶解,溶液呈黄色(已知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后溶液变黄);
B袋内物质部分溶解,产生(1)
,溶液变成浅绿色。
A袋内物质的铁已经转化为(2)
。
B袋内该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
得出结论“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
同类题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向HCl和MgCl
2
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同类题5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NaCl和KNO
3
的混合物。
B.用铜丝、锌粒、银粉以及稀盐酸就可以辨别出铜、银、锌的活动性顺序。
C.要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少量炭粉,可采取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
D.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为了节约氢气的用量,应先加热后通氢气。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