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塞: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8-05-15 08:01: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③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
④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木心)
⑤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⑥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
读了以上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一百周年.“五四运动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共中进步图存、科学救国的精神,百年来对中国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今,国际竞争又将“科学强国”的使命推到了青年人面前。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3年冬季,一档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红遍火江南北,温暖了无数人的心:2014年春晚,一首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夜走红,让回家的游子泪奔,于是钞票“去哪儿了”、年的味道“去哪儿了”、钱“去哪儿了”……让“去哪儿”体一时成为流行语。其实“去哪儿”体更多的透露出人们心灵深处的快乐与无奈、幸福与纠结……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_____去哪儿了”中的横线处填入一词,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短文中出现的例子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传播学上有个“沉默的螺旋”理论。它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内尔·纽曼(Noelle-Neumann)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纽曼说,自己提出该理论的灵感来自她的一个女学生。一天早晨她碰到一个戴有基民党徽章的女学生,而下午再碰到这个女学生时,这位女学生已将徽章取下,因为基民党的徽章很少有人佩戴,戴着这样一个徽章“太可怕了”。
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大学毕业生,一事无成很烦恼,他去向智者请教,智者没对他说教,示意他稍安勿躁,对他点头微微笑:“先帮我把水烧开。”青年看见了炉灶,大水壶灌满了水,柴火正旺火苗高。烧完柴,水仍未开,青年勤快不吵叫,又去捡来些柴火,耐心地添柴再烧。壶水终于烧开了。智者问:“请别烦躁!如没足够柴烧水,把水烧开,有啥招?”青年认真想了想,摇头,想不出高招。智者无可奈何说:“这没啥可以烦恼,把壶水倒掉一些,这算不得啥高招!”青年人恍然大悟。
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曾经的豪情万丈,到头来身心俱疲。不如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一步步走向成功。另外,我们只有不断地捡拾“柴”,才能使人生不断加温,最终让生命沸腾起来。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相关知识点
写作
成长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