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X
Y
Z
甲
CO
2
CaCO
3
Na
2
CO
3
乙
CuO
Cu(NO
3
)
2
Cu(OH)
2
丙
HCl
BaCl
2
NaCl
丁
Mg
MgCl
2
MgO
A.甲
B.乙
C.丙
D.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19 08:37: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今有AgNO
3
溶液、BaCl
2
溶液、Ba(NO
3
)
2
溶液、Ba(OH)
2
溶液、Na
2
CO
3
溶液和Zn粉供选用。若欲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以得到纯净的稀硝酸,应加入适量
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若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应加入适量
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
同类题2
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纯净物),已知他们是硫酸铜、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四种物质?
设计实验:同学们最先想到的是把四种物质分别溶于水,观察溶液颜色。
实验探究:
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l0毫升,振荡后静置,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其他呈无色。
为了鉴别其他三种物质,小香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步骤一:向盛放B、C、D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C试管中有气泡冒出,其他两支试管内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向步骤一实验后的盛有B、D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小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反思与交流)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后,将小香的实验步骤一中所加入的试剂换为
,其他操作不变,发现B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于是将四种物质鉴别出来了。
同类题3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请你在编号②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________;
(2)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同类题4
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量的相互关系,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现一烧杯中含有 HCl 和 CuCl
2
的混合液,现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滴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忽略 CuCl
2
溶液的弱酸性即 CuCl
2
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量的图像正确的是( )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
D.甲
同类题5
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B.C-12和C-14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完全相同
C.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两种酸均能电离出酸根阴离子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是因为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减少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