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明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下图2的实验,他加入的试剂p为稀盐酸,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鸡蛋被被吞进瓶内和吐出来的原因。
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11-18 03:2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无色溶液中,含有KNO
3
、BaCl
2
、Na
2
CO
3
、HCl中的两种物质。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只看到有无色的气体产生。则此溶液中所含的物质是( )
A.BaCl
2
、Na
2
CO
3
B.KNO
3
、HCl
C.Na
2
CO
3
、HCl
D.Na
2
CO
3
、KNO
3
同类题2
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纯净物),已知他们是硫酸铜、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四种物质?
设计实验:同学们最先想到的是把四种物质分别溶于水,观察溶液颜色。
实验探究:
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l0毫升,振荡后静置,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其他呈无色。
为了鉴别其他三种物质,小香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步骤一:向盛放B、C、D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C试管中有气泡冒出,其他两支试管内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二:向步骤一实验后的盛有B、D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小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反思与交流)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后,将小香的实验步骤一中所加入的试剂换为
,其他操作不变,发现B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于是将四种物质鉴别出来了。
同类题3
逻辑推理是科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浓硫酸有脱水性,所以浓盐酸也有脱水性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D.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同类题4
有盐酸和CuCl
2
的混合溶液共100g,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10%的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CuCl
2
在混合溶液中质量分数为13.5%。求:
(1)原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2)C点的坐标(x
1
,y
1
)。(要求写出解题过程)_____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后经过滤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
同类题5
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硫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硫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硫酸已经过量
C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硫酸已经过量
D
硝酸钡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硫酸已经过量
A.A
B.B
C.C
D.D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