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国家高度繁荣的文化、高度自觉的精神;有人说,“文明”意味着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也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人拥有健康的思想、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语言。《周易·贲卦》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你是怎样看待“文明”的?请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叙事,表达出你对“文明”的理解和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8-12-27 03:31: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度”可以理解为气度、法度、限度、知名度、透明度等等,甚至它可以作动词,指使众生从生死烦恼中解脱出来,到达自在的境界。
对于“度”,你有怎样的认识呢?请根据上述文字,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暑假到了,晓华想过个有意义的假期。爸爸给他提建议说,你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去旅游,你可以去附近的名胜古迹看一看,最好和要好的朋友骑自行车去。第二,做义工,你可以和蓝天救援队联系,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第三,回乡下,陪你爷爷奶奶生活一段时间,照顾他们的生活,也可感受乡村生活。
如果你是晓华,你会选择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类题3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那根竹笛》的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这样的“彻悟”:“其实我们都活在声音的世界里,活着一直都是在寻找一种声音,一直都是在倾听一种声音,那些人和事其实只不过是笛孔里飞出的一些音符而已。而究其深渊,都不重要。”
你对作者的“彻悟”有怎样的理解呢?请深入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同类题4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作文。
每年钱塘大潮来临之际,都会成为一个新闻热点。大潮涌动,是观潮者、弄潮儿的节日,也是很多家庭和部门担忧的时刻。
每当社会大潮来临之际,情况也大体如此。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
相关知识点
写作
人与自然
师法自然
敬畏自然
同生共荣
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