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乙、丙、丁是并列关系.下列各A、B、C、D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甲
离子
茎
氧化反应
原子核
乙、丙、
丁
NH
4
+
、K
2
MnO
4
、
Na
+
树皮、
韧皮部、
木质部
呼吸作用、
铁生锈、
塑料老化
质子、电子、中子
A.A
B.B
C.C
D.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10 10:15: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
检测小组
检测结果
甲组
KCl、KNO
3
、KOH、HCl
乙组
KCl、KNO
3
、K
2
CO
3
、HCl
丙组
KCl、KNO
3
、K
2
SO
4
、KOH
丁组
KCl、KNO
3
、K
2
CO
3
、KOH
其中,检测结果不合理的是:( )
A.甲组乙组
B.丙组丁组
C.甲组丙组
D.乙组丁组
同类题2
将鸡蛋壳粉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插入电导率传感器,搅拌,测得电导率(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移动难易程度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
B.可以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C.ab段电导率大幅上升是因为溶液中氯离子数量增多
D.bc段电导率基本不变是因为溶液中钙离子数量基本不变
同类题3
一种溶液里可能含有NO
3
-
、Cl
-
、CO
3
2
-
、SO
4
2
-
四种阴离子之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这种溶液分别盛放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向第一个试管中加入BaCl
2
溶液时生成白色沉淀;
(2)向第二个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时,溶液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显酸性时,再加入硝酸钡溶液不产生沉淀。
据实验推断:溶液中肯定不含有___________离子,可能含_________离子。
同类题4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H
4
+
、H
+
、NO
3
-
B.H
+
、Na
+
、HCO
3
-
C.Fe
2+
、OH
-
、SO
4
2-
D.K
+
、H
+
、MnO
4
-
同类题5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有Na
+
、Mg
2+
、Fe
3+
、Cl
-
、OH
-
、SO
4
2-
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经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为11,由此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有
。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