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表为氯化铵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铵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A.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
C.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20℃之间
D.50℃时,100g水中加入50.0g氯化铵配成溶液,再冷却到20℃,能够析出13.2g固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23 08:10: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 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后者小
A.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则m一定小于n
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则m一定大于n
C.3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后者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前者大
同类题2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
2
℃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 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 > 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同类题3
林冲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
B.给蔗糖水加热
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
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
同类题4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B.2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D.2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同类题5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
1
℃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t
2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
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