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定量研究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时,绘制出如图所示金属与氢气质量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Na、Mg、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Na>Mg=Zn
③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Na>Zn
④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1:1.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23 09:18: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了验证镁、铜两种金属活动性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了达到试验目的,溶液应该选择
A.稀硫酸
B.硫酸镁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植物油
同类题2
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图乙所示,则有( )
A.甲图试管①中反应后固体可能不含铁
B.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可能含铁
C.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D.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 g
同类题3
人们可以从铁钛矿(主要成分是
)制取金属钛(
),其在一定条件下的主要反应有:
①
②
③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的
被还原
B.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②
中的“
”得到电子
同类题4
小明把去除氧化膜的铝条用线栓好(线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上部,除了观察到事先预计到的现象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现象:反应一开始产生了较多气泡,试管壁发烫;反应较长时间后,铝条周边溶液接近无色透明,铝条以下溶液颜色几乎没变,上下溶液界面清晰,分层明显。
(1)事先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2)解释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的原因:________。
(3)小明对气泡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可能是氢气;可能是二氧化硫;可能是氧气;可能是…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所以小明同学排除气体是________ 的可能性。
(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相同原料做了该实验,并用尖嘴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洗涤液中,洗涤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点燃气泡时发出爆鸣声并看到火焰。老师告诉他铝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检验该气体时,不是直接在尖嘴导管口点燃,而是点燃从洗涤液中冒出的气泡。老师为什么要求小明这么操作?________
小明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产生氢气呢?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铜溶液属于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和酸溶液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
同类题5
为了从镁、铁、铜的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
(1)据此方案,金属A是_____。
(2)“操作a”是_____。
(3)方案②中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