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不习惯。这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但是,不习惯也可以是一种人生态度,而拥有这种态度能让我们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作文 更新时间:2019-04-15 01:04: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俗语有云,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李安导演在电影《饮食男女》中又说:人生不能象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卫像
“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克雷乐特
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画家米开朗基罗完成了一件旷世杰作“大卫像”。
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总之它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
但是,当米开朗基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都认为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卫像”了。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着不同凡响的智慧。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米开朗基罗,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不同。
请以“赏识”为话题,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同类题3
材料一、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材料二、在各种孤独中,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法·巴尔扎克
材料三、他人就是地狱。——法·萨特
阅读以上材料,请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谈谈你对当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想法。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晚小品《取钱》大受好评。它讲述的是一个热心人出门,遇到一位接到骗子电话的大妈,便百般劝阻其给骗子转账,反被大妈当作坏人,历经波折,误会最终得以澄清的故事。而小品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河南方言引起了热议,“为什么骗子说河南话影射河南人呢?”“骗子就非得是河南口音吗?就不能普通话吗?”甚至有一西安的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剧组向所有河南人公开道歉并赔偿每人一元。也有网友反驳,“有些人太玻璃心了!”“那赵本山用东北话忽悠时,怎么没东北人说地域歧视呢?”“很多小品中的小气男人还总说上海话呢!”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西塞罗说:教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
赫尔受·塞黑说: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有人说:获得教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博览群书,修身养性,见贤思齐……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
相关知识点
写作
道德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