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说法,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从《红楼梦》《呐喊》《四世同堂》《老人与海》中任选一个人物,谈谈你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结合作品内容,自圆其说,不少于150字。
“燃”俨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词之一:“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等常见于人们的言谈之间,而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賽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等等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被人们喻之为“燃”。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所以,“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但“燃”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鮮花和掌声,也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 2000 美元。为了买到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美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药剂师拒绝了他,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结果警察发现,把他抓进警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