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2018·黑龙江绥化)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 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 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
A.36∶19
B.12∶43
C.24∶31
D.13∶42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25 03:14: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定量研究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时,绘制出如图所示金属与氢气质量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Na、Mg、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Na>Mg=Zn
③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23:24:65
④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1:1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2
(9分)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以“曾青得铁化为铜”记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张同学对此很感兴趣,他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蓝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并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
查阅资料:
(1)温度达200℃时,CuSO
4
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2)温度超过1000℃,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
2
O),Cu
2
O呈红色。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①可能是Cu;②也可能是Cu
2
O;③还可能是
。
实验探究:
(1)取红色固体观赏,呈亮红色;
(2)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
分析推理:
(1)请教老师后得知,如有Cu
2
O存在,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如下反应:Cu
2
O+H
2
SO
4
===CuSO
4
+Cu+H
2
O,同学们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确定亮红色固体为
。
(2)滤纸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uO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
℃。
交流讨论:
(1)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
。
(2)此实验中,CuSO
4
受热分解生成CuO和
(填化学式)。
同类题3
通过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硫酸铜溶液盛放在铁桶里
B.要制取2g氢气,用56g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将裸露的铁管埋在潮湿的土里
D.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同类题4
含有Fe、Zn、Mg的合金粉10.5克与200克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蒸干后得到晶体29.7克(不含结晶水),则同时最多可得到氢气()
A.0.2克
B.0.3克
C.0.4克
D.无法确定
同类题5
课外探究时,某兴趣小组同学选择了“金属和酸反应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课题。
(1)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不同。
取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甲所示。则曲线A对应的金属是
;
(2)颗粒大小不同的同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不同。
取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锌片,分别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稀盐酸中,锌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曲线所示,请在图上用实线补画出锌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