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一场大火,令很多中国人扼腕。当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即将成为塞纳河畔残缺的碎片,人们开始以想象得到的各种方式“挽留”这座世界遗迹:有人提起水枪,有人拿起笔,有人举起手机,有人则双膝跪地,唱起了赞美诗。
然而,伴随着“巴黎圣母院失火”登上微博热搜的还有“火烧圆明园”。很多人把两者相提并论,由此幸灾乐祸,言之“报应”,甚至拍手称赞。
在语文必修四《信条》这篇文章中,美国作家富尔格姆提出了生活、做事和为人的信条,如:“有东西大家分享”“公平游戏”“交还你捡到的东西”“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冲洗”“生命会死亡”“当你们出门,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简化的,简化为幼儿园学过的基本规则。
对于以上的“信条”,你怎么看?请从中选择两三则信条,写一篇文章向你的同学好友小明分享一下或者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不少于800字。
风气如风,“起于青萍之末”(宋玉《风赋》),然力量巨大。
中国历来对风气问题重视有加。孔子一生的理想便是希望社会有礼义之风。《明史》有云:“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韩愈在《祭薛中丞文》中则说,“懿德茂行,可以励俗”。成语“蔚然成风”“伤风败俗”“移风易俗”“道不拾遗”“弊绝风清”“邹鲁遗风”“世风日下”等,也莫不在意义上和“风气”关联。
著名作家麦家说,人生必须配备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