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M是硝酸钾
B.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C.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8-12 11:38: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
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向200克水中加入74克氯化钠固体全部溶解,且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溶液的温度为
_____
℃。
(3)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
。(结果精确到0.1%)
同类题2
下表记录了t℃时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胆矾)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
硫酸铜溶液
Ⅰ
Ⅱ
Ⅲ
Ⅳ
加入无水硫酸铜(g)
2.5g
4.0g
6.0g
8.0g
析出硫酸铜晶体(g)
0.1g
2.8g
6.4g
10.0g
当加入4.6g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
A.3.42g
B.3.88g
C.6.82g
D.2.56g
同类题3
欲将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变成不饱和,且不改变其溶液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温
B.降温
C.加水
D.加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
同类题4
20℃时,在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g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B.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C.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丙>乙
D.若升高温度,则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同类题5
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如图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甲物质
乙物质
y轴表示的含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的质量
B
t℃的水
硝酸钾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C
氯化银
稀硝酸
氯化银的质量
D
饱和石灰水
生石灰
溶液的质量
A.A
B.B
C.C
D.D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