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家窗苦读,小华终于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小华坚信读万卷书时还要行万里路,所以在假期会抓住一切机会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自觉收获颇丰,偶尔也会在朋友圈中分享一些照片留作纪念。有一次,室友小彬评论道:“你的家境又不是特别富裕,你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与运方’,似乎有些自私。”小华看到后,陷入了沉思……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回溯历史,让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中华儿女助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助我们“杀出一条血路”的,是亿万人民那一股子敢闯敢干的气势干劲,中国人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便是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闯过隘口才能一马平川。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奋斗始终是人生的主题;无论个人、集体还是国家,都离不了砥砺奋进。置身新时代,奋斗更被“赋能”: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这部仅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